"将军"字典中的解释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5 21:27:54
帮忙查一下!急

[编辑本段]1、官名。
  春秋时代以卿统军,故称卿为将军;一军之帅称将军。见《国语•晋语四》、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?”。此皆非正式官名。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,而卿仍称将军。见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;又置前后左右将军。秦因之。汉置大将军、骠骑将军,位次丞相;车骑将军、卫将军、前后左右将军,位次上卿。见《汉书•百官公卿表上》。西汉还有“中将军”,见《汉书•卫青霍去病传》、《史记•卫将军骠骑列传》。晋朝有骠骑、车骑、卫将军,有伏波、抚军、都护、镇军、中军、四征、四镇、龙骧、典军、上军、辅国等大将军,开府者位从公,不开府者秩二品。三品将军秩二千石。见《晋书•职官志》。晋诸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,都督军事。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多,权位不一。自唐以后,上将军、大将军、将军,或为环卫官,或为武散官。宋、元、明三朝,多以将军为武散官;殿廷武士也称将军。明清两代,有战事出征,置大将军和将军,战争结束则免。清朝,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;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。见《通典•职官十•武官上•将军总叙》。
  [编辑本段]2、衙门隶卒。
  宋代吴地衙门隶卒小苍头为将军。见宋洪迈《容斋随笔七•将军官称》。
  [编辑本段]3、象棋术语。
  (1)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“将”或“帅”。
  (2) 将国际象棋中的“王”暴露在对方棋子前,以致如果不是“王”被马上保护起来(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),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。
  (3) [put sb. on the spot;mate;challenge;embarrass]∶比喻给人出难题,使人感到难办
 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,要我表演舞蹈
  也称“照将”。简称“将”。象棋术语。比赛时,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(帅)时的称谓。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(帅),则称“双照将”。被“将军”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,称为应将。无法应将者称为“被将死”。
  将军为象棋术语,意思是对局中,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把对方的将(帅)吃掉,称为“将军”,简称“将”。而下过象棋的都知道象棋中的“将”“帅”